
南瀛天文教育園區
簡介
南瀛天文教育園區基地位於臺南市大內區二溪公山,屬高低起伏之丘陵地形,園區順應山坡地形設計,分別設置三大天文主題館及周邊戶外設施,將建築物與自然環境結合,充分利用地理的優勢,創造一個天文教育主題的優質自然園區。開發模式以整體規劃、分期興建,民國93年至95年,由前臺南縣政府自籌經費建置「天文觀測館」,並於96年元旦開始啟用;後續工程經費礙於預算不足,經爭取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教育部專款補助6億元,自97年起陸續建置「天文展示館」、「星象館」及周邊景觀平台、環山步道等戶外設施,至101年完成園區主要館設。
(一)特色一:全天域3D星象劇場—星象劇場採用目前全世界最新技術「全天域3D成像」數位星象儀,是國內首創數位球幕3D立體劇場,在球型螢幕全景環繞下呈現3D虛擬實境星空,透過專業導覽介紹,讓民眾跳脫時空限制,感受宇宙星空的震撼,啟發學習天文科學的興趣。
(二)特色二:望遠鏡觀測體驗—圓頂觀測室直徑9公尺,外形呈寶石狀,採用碳60結構,猶如一顆璀璨明珠閃爍於大內山頭,成為園區顯著地標。圓頂內安裝主鏡面直徑76公分的天文望遠鏡為全台灣平地最大望遠鏡,此外,平頂觀測室另有BRC250望遠鏡及MEADE-12望遠鏡,白天可觀測太陽黑子,週六開放夜間望遠鏡觀測體驗,將天體景像盡收眼底,帶領民眾觀賞美麗的行星,甚至遙遠的星雲、星團,體驗宇宙浩瀚無垠的感動。
(三)特色三:豐富的自然景觀:園區視野遼闊,設置景觀平台、環山步道、觀星平台、日晷廣場等,月世界泥岩堊地,白天可遠眺曾文溪曲流、河階地形、整體二重溪聚落,最遠可眺望至台灣最高峰-玉山主峰一帶;環山步道,採低生態破壞方式,依地勢蜿蜒規劃,保存台灣特有原生植物「岩生秋海棠」之生態環境。保持步道周邊原生植物,使參訪園區民眾及社區居民漫步其中,能同時觀賞及認識多樣性動植物所共構的生態圈。
(四)特色四:夜間星空導覽—天文觀測館每週六開放至夜間9點,提供民眾望遠鏡觀測體驗,並於觀星平台進行觀星,天氣良好時,更可在滿天星斗下進行星空導覽,園區所在位置光害低,觀星條件佳,是全台灣唯一可以直接進行夜間星空導覽解說的天文館,讓民眾重拾兒時的摘星夢,打造大內區為「星星的故鄉」。
景點資訊:
地 址:臺南市大內區曲溪村34-2號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四及週日(上午9時~下午5時)、週五及週六(上午9時~至夜間9時)、每週一固定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