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 岸內影視基地
  • 簡介

臺南岸內影視基地簡介

岸內影視基地位於臺南市鹽水區市中心

全區約33公頃
目前開發範圍約為10公頃

基地所在地的岸內糖廠為百年製糖工廠遺址,緊鄰橋南老街、月津港等熱門景點。糖廠於民國81年停工後,沉寂30多年,於民國 107年由文化部與臺南市政府攜手合作,作為中央與地方合作的首座影視基地。以提供時代場景、空地搭景、影視補助與協拍為主軸,目前基地內共有兩個臺灣歷史時代場景,包括清代漢人市街區、主要大街,同時亦提供預留搭景地供劇組搭景使用,希冀符合影視業者實際拍片需求。

點跳動按鈕可觀看詳細介紹
03辦公室、劇辦空間 04紅1倉庫 04藍9倉庫 04紅2倉庫 04藍10倉庫 A清代漢人市街 B主要大街 C預留搭景地 C預留搭景地 D紅樓 E樹屋倉庫群

清代漢人市街

首座時代場景「清代漢人市街」,重現明清時期臺灣府城街坊及閩南式建築等樣貌,漢人清代市街為公視史詩旗艦劇《斯卡羅》搭建之清代市街場景,以19世紀末的臺灣市街為核心,其場景參考《臺灣府志》等史料所描繪之臺灣府樣貌,並參酌部分老照片所保存的街廓形貌,搭建街坊、城牆、城門、閩南式建築丶市集等。

全區約8100m2

 

 


主要大街

主要大街,還原了臺北榮町通、本町通的交叉路口(今重慶南路、衡陽路口)以及4 棟商店經典建築,亦即當時臺北城內建築最精彩的交匯處,可提供日治後期至國府遷臺重要歷史題材之眾多影視作品作為拍攝場景,也是目前全臺唯一時代街景。主要大街規劃持續擴建,敬請期待。

全區約 50000 m2


預留搭景地

基地內備有預留搭景地,供劇組搭景陳設使用

臨時性場景搭建區 / 基地內空間均可闢建成臨時性搭建區,歡迎參觀選用。


辦公樓、劇辦空間

岸內影視基地文化局辦公樓,原屬臺糖公司的行政辦公樓,作為行政人員與劇組使用空間,辦公樓分為A丶B棟,共備有6間辦公空間,廚房、茶水間與淋浴間丶洗手間,提供劇組人員使用。

A棟A1,  53.36 m2

A棟A2,  23.1 m2

A棟A3,  26.93 m2

A棟A4,  37.2 m2

B棟B1,  69.84 m2

B棟B2,  92.96 m2


其他空間介紹

基地內備有紅1丶紅2 (2 0 1)、紅2 (2 0 2)三間倉庫可作為搭室內棚用之空間;藍10空間可作為劇辦空間,室內亦可作為拍攝空間使用。未來尚有規劃木工坊與漆工坊等後勤空間, 其餘倉庫亦陸續整修後釋出供劇組拍攝使用。

紅1倉庫 1347.5m2 H:10.75m

紅2倉庫(201) 320.5m2 H:5.79m

紅2倉庫(202) 320.5mH:5.79m

藍9空間 88.34m2 H:6.lm

藍10空間 157.39m2 H:3.55m


樹屋倉庫群/
有渾然天成的自然景觀建物,斑駁的牆面卻有時光流逝的痕跡

 


紅樓/
基地內唯一具有文資身分之建物,原屬臺糖公司製糖硏究室

 

岸內影視基地位址

737台南市鹽水區岸內里新岸內138號
岸內影視基地聯絡電話:06-652-6325

岸內影視基地側門定位(劇組工作進出)    岸內影視基地正門定位

大眾交通運輸工具

高鐵/
至嘉義高鐵站,轉搭高鐵166號客運(高鐵嘉義-鹽水)至「鹽水分駐所」下車,站步行約20分抵達正門。

 

火車/
至新營火車站,轉搭棕2線於「鹽水武廟」下車,步行約17分抵達正門。

 

自行開車

北上丶南下/
國道1號➔復興路➔忠孝路➔南門路➔中正路➔西門路➔武廟路➔三福路➔金和路➔172縣道➔岸內影視基地。(約15分)